浅谈阅读对于语文教师的作用

2020年11月09日 16:58 陈晓丽 来源: 点击:[]

 

 

中学时不知道作文该怎样运墨,不知道自己识得了一定的字词,如何将之拼接,让情感和粗粝的看点一一就位。内心滋长的一点东西在搦笔之时冻结在了笔下。歆羡别人笔下飞扬的文字,渴望补给,从别处得来的一本本《民间故事》《故事会》《童年》《简爱》……是我宝贵的精神食量!

   工作了,教的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要交给学生什么?让昨日的自己向学生身上扑过去吗?这些问题摆在那里,忽视不得。  

   就这样先自走着,我看到只相亲书本的老师,他麾下的不少学生忠实地在课堂上不做声的机械地记录,样子颇为壮观。也看到把书本内容熟稔胸中又能不拘于他人牙慧,发出独到声音的老师,那声音是建立在广博的阅览和吸纳之后具有深度开掘性的。学生在其中,眼界怎不远?思想怎不受淘洗?深切感受到一名语文老师其阅读量的多寡将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生的成长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下面我说说阅读对语文教师的作用。  

第一,阅读促进语言表达

   语文就是语言与文学的结合,语文老师应当能够诗意地表达并能富于文采地书写。当一个语文老师只能用最呆板最粗糙的语言为学生解读文本时,学生是无法从老师身上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的。而语言的诗意表达可不是仅凭技巧所能支撑的,我们在教学生学习修辞技法时往往大谈特谈如何去辨别其类型,输送相关知识,却不能巧妙地将其点化在自己的语言中。究其因是由于我们的语文老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善于把修辞糅合在自己的语言中去影响学生。在学习了拟人和比喻之后,我说了这样一些话:土地是上帝伸出的手掌,它的每一个纹路都充满情感,我们站在植物面前,就太像一个阴影,在我们的惭愧之外,百合花却一直微笑着。学生在美妙的意境中感知到了修辞的魅力。他们自己也跃跃欲试,选择自己欢喜的物象,把学到的修辞技法倾注在自己的语言表达里。让其热爱,自己必先热爱,让其实践,自己必先实践。教学相长就在这里。  

   语文老师应该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成绩的验收,更是为了领略祖国语言的形象和丰富,使自己在驾驭语言的时候不至于捉襟见肘苍白无力。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臻于形象,平时多涉猎了文质兼美的古今诗词和散文、杂文等。《如梦令》中“绿肥红瘦”四字融尽了暮春的容颜,易安的怜惜之情亦在此绵绵不已。义山的《巴山夜雨》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在凝练的语言里穿越着时空的阻隔,让人分明感到那份湿重的相思之情在摇曳的烛光里被烘干的暖意。时常游走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诗里亦欣纳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言有尽而意无穷当是诗词的魂魄。走进过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掌心化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等。在余杰的杂文《冰与火》中触摸到的是他的大义和热血。在教学中越来越感觉到诗词语言的凝练传神让自己对曾有的冗长产生了厌弃之心,散文语言的质朴随性让自己对曾有的偏于技巧衍生了不屑之意,杂文语言的犀利辛辣又滋养了自己语言的机锋。所以在讲授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我就适时地引用了曾读过的诗句“轻度的物质贫困是盛产精神的沃土”,君子当如陶渊明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是的,语言本天成,天然去雕饰。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不留斧凿,所以我们只能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词语,且在生活中不断的锤炼和提升,才能蜕变于拙劣的引用,达到自然和谐的曼妙语境。  

第二,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自己游走在琐屑之中时,就分明感到自己的愚钝和人生价值的虚无,悲凉自心底腾生出来,于是援书而读,读到了李白在诗歌里演绎自己的浪漫不羁,杜甫在诗文中表露对社稷苍生的忧伤,卢梭在《忏悔录》里真诚的剖析,萨特在《文字生涯》里无情的批判……感受其间流露出的或粗犷豪放,或纤巧秀弱,或深远空灵,或雄伟磅礴的风韵。每当此刻原先郁结在心的戚戚就会被荡涤而去,达到心旷神怡、养性浴德的境地。由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牵引开始把心灵放置在身边的人事景物上,当透悟着自己心性的文字从笔端奔涌而出时内心一片澄净。  

   第三,阅读增加课堂容量  

   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精彩的导入,可以清晰地解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亦可以毫无偏颇地复制教参中对练习的解答,但是如果仅限于此,学生的思维就会溺于知识的纠缠,而不能探寻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果把上课比作一本书的话,书的精彩离不开内容的丰富,同样,课堂的厚度离不开阅读的积累。在教学中,阅读提供的将是更多触发的契机。

 

上一条:关于九二班的教育叙事 下一条:背诵那些事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