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教研——谈小组评价

2014年03月05日 00:00  来源: 点击:[]

一次有趣的教研,一个认真的小组,我们不代表月亮消灭谁,我们只相信教育改变人。我们为教育者的身份而自豪,我们以你们勤劳诲人而骄傲。我们是超强组!超强超强,野驴脱缰!

来个铺垫,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小组成员:我们有组长小霸王郑志强,我们有大师孙明、青龙双峰哥、和两位德高望众的数学泰山:朱老师,吴老师,只是多了一个累赘me.我们都不善于说的,所以只能写了。

我们从两方面谈小组合作的评价方案。

首先,从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上来说。经讨论分为四种: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网评。自评是指孔老先生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评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评我们觉得是小组评价中最难的部分,教师要花很多心思去引导。互评,找对手来评。可口与百事,KFC与M大叔。竞争促进合作与发展。自由选择小组成员的时候,教师应该放“钉子”进去,让小组更出众。组评,不仅是小组长对组员的评价,也是组与组之间的大互评。由于高效课堂的概念性,所以课堂上只是师傅引门,抛砖引玉而已。组评可以放在课下,可以将知识的准确性、掌握的全面性、科学的实践性以及生活的哲理思考相结合。谁更团结、互助、高效,谁就是小组之王。最后来谈一下网评。组员精心制作的学案、小组提案等,如果只用一节课,一时的展示,学生会觉得花那么长时间、精力来做的没有得到关注和支持。以后参与的积极性,认真程度会打折扣。就像老师专心备课后没有人来听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要与时代结合、与网络结合。将自己的小制作(学案,反思,知识评价,创意创造等)放在班级博客或学校网站上,同时也参与到全国中学生论坛里去。把一滴水放在大海里,不仅不会干,而且会更加空灵有活力。这点,你懂得。点赞吧。

其次,从小组合作的评价构造上来解释。人无完人,一班学生必然有优良中差。我们超强组针对学生的优良中差程度,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大体分为:91评、82评、31评和38评。用图来表示比较形象。

评价代码

关键词

针对学生类型

看完后面的解释您提意见的地方

91评

由浅入深

美少女组打满分无意见

82评

八二原则

黄金搭档组打满分无意见

31评

举三反一

腾飞组赏金币

38评

苦口婆心

针对优学生,我们推出91评,优学生的特别是聪明、反应快,但容易马虎。评价时应注意其在基础知识的牢固度和认真度上,同时,防止优学生课堂上“吃不饱”,课外学习兴趣要在课堂上引堂,所以,课堂上要注意伏笔,即稍点一下,让其他学生信心和知识体系不受影响,同时又诱发优学生课外挑战探索。这就是由浅入深。

对于良学生,用82评。80%的优点用以鼓励。20%的缺点用以提高。80%的精力用于掌握,20%的努力带动同学。80%的基础知识由这批人来巩固提高。20%的创新思考由良学生来印证围观。八二评,更适应于这类中流砥柱。

对于中学生,当然是中等的中,我们用31评,举三反一。这类学生只要能跟上队伍,就是用心了,就应该得到赞扬和肯定。由小组对其评价知识部分,讲三道,会讲一道就行。死记硬背三道,会变通作一道,这就是课堂上的大胜。当然,对于评价部分,我们也举三反一,夸三个优点,让他们更自信,自和谐用心进步。提一个改正的缺点,促其进步提高。举三反一,不是举一反三,最忌讳要求过高而事得其反。真正的目标是篮球架理论,蹦蹦够得着,稳扎稳打步步升。他们更需要肯定的眼神。

不要觉得差学生让你头疼,其实毕业三五年,这批人才是让你最温暖的。这是实话。38评绝对是恰到好处。不要误解,这种苦口婆心的评论方式更适合于男老师。人之初性本善。我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学生常离家出走,和爸爸打架和妈妈吵架。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顶老师骂同学,大有一股孙悟空大闹学校的势头。对这类学生,正像大话西游里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看见这学生开始吃不进去饭,睡不着觉,我意识到,能让我吃不香睡不着的,的确是个问题。两个字对付:熬和装。和他熬,看谁熬过谁。犯一次错,我就苦口婆心,若干次之后,见我就跑。当然,若干次并不多,两周十七次。看他有长进,他上课一说话一玩一睡觉,我就加关注。以后,只要我眼神到,不用说话,他就知道我已经说过话了。有正话有反语。要么是我代表你爸爸妈妈鼓励你,你很聪明,好好学。要么是,大家注意了,看某某人现在坐得多好。结果,他装着装着,就成真的了。我也装了。我把自己装成父母。试想,我有个孩子这样,半秒心疼的感觉,足以不辞辛苦的去改变了。只要小组评价中,是善良的,是正义的,是真心用心的。差学生只是一个临时公交站,幸福不减,成功依然。

最后,想回答一下其他组的问题,我们抽时间讨论的。那种谁都不想要的,没有自由结合成功的。应该老师当组长吗?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贝,没有坏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或许这两句你都不信,没关系。但,古往今来,凡是大智慧的人,都知道。以弱胜强,就算不知道这,也知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吧。拆迁只个本地头疼,外地羡慕的事。二朗庙村里有个傻子,谁见谁烦,孩子们拿砖头扔,大人们用口水淹。过谁家门谁骂。关键是自己也不争气,谁家办喜事去谁家门口闹,够讨厌吧?但现在,有人请吃饭,有人去帮他盖小楼,还有人过年去送粮送油送温暖。他依然是他,他还是会走到人家门口闹,为什么以前是唾骂,今天是看得过去,还可以,总算是我们自己村里的人。为什么?这不是一个未解之迷。用心想想很快就知道了。差学生也一样,特别差的学生也一样,他可以让人人讨厌,也可以瞬间让人人喜欢。

谢谢,多给我们超强组提意见,我们不懂得消灭谁,我们也不会快乐生活,我们只知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活儿自己干。真心写的废话,因为真心,所以求点赞。顺便给我们的组长介绍个……

上一条:一次新鲜的尝试,收获的不只是快乐 下一条: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 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关闭